根据近年来的
青少年心理调查显示,不少孩子在结束一天的学业回到家后,经常会对父母说:“累得不想动弹了”。这时,家长们需要知道,孩子所说的“累”有的是属于生理上的疲劳,有的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心理疲劳”。
生理疲劳,一般是由于身体机能超负荷而引起的。例如,当孩子参加了一些消耗大量体力的劳动或是体育运动后,都会使平时缺乏运动的孩子感到疲劳。不过,这种生理上的疲劳通常会由于孩子旺盛的精力,能在充分休息后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以往充沛的体力。
而心理疲劳是指人体肌肉工作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疲劳。对于孩子来说,心理疲劳不仅降低学习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会使孩子心情抑郁,心烦意乱,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理性疾病。例如神经衰弱,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不好、
失眠、怕光、怕声音等,极大的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家长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时,应细心观察与记录,分析一下孩子的情况到底是属于生理疲劳还是属于心理疲劳。
天津青少年心理辅导咨询师认为,具有心理疲劳的孩子通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变得不爱上学,不愿去学校,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会对家长说身体不舒服等。
2、不愿做作业,一拿起书就犯困。
3、在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
4、不希望家长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家长的询问常保持沉默,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
5、上课时打不起精神,听不进课上内容,犯困,下课后却十分活跃。
如果家长们通过上述内容判断出自己的孩子是属于心理疲劳,不必过于惊慌,也不可毫不重视。
家长们要明白,想消除孩子的心理疲劳光靠保证睡眠时间是不行的。家长们这时能做的只有减轻精神压力,对孩子要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预估,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不能再单从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其次家长们对今后孩子的成绩要做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过去和现在比,力求鼓励多于斥责,切不可简单粗暴,打击孩子的信心。
孩子的心理疲劳已经形成,想解决问题需要的是一个专业且有针对性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这些通过家长是很难帮助孩子完成调整的,好是请专业的
心理咨询师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从根源上解决心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