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懈怠:群体中的个人减少努力
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也称社会逍遥,日常生活中“磨洋工”就是一种社会懈怠现象。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而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体的努力水平越低。
人多未必力量大
心理学家黎格曼( Ringelman 1880)早发现了社会懈怠现象,他发现当人们一起拉绳子的时候的平均拉力要比一个人单独拉时的平均拉力小。在研究中他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有时工人单独拉,有时3人一组,有时8人一组。按照社会促进的观点,人们会认为这些工人在团体情境中会更卖力。但事实恰恰相反:独自拉时,人均拉力63公斤;三人一起拉时总拉力160公斤,人均53公斤;八个人一起拉时,总拉力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不到单独时的一半。
产生原因
1、社会评价的作用
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因为这时测量的结果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
2、社会认知的作用
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
3、社会作用力的作用
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整个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那么,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人们可能觉得团体中的别人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人们也可能认为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或是团体成绩很少一部分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故而降低个人努力,或不能全力以赴地努力。当然,也有人认为应细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环境。在个体可以不必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情况下,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随之减弱。其次,群体作业时会出现责任扩散,也就是说,群体受到外界的影响与任务的压力由群体内成员共同承担,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被分散和减弱了,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在团体作业,人的责任意识下降,可能被评价的焦虑减弱了,并且自己的努力是无法有效展示的,打个比方,我多出一份力气,分摊到所有人,根本没多出多少,你少出一份力,分摊到这么多人也没少出多少,在这种自己的个人业绩和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关系的情况下,故而降低个人努力,不全力以赴。